昨天在北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座谈会,全是顶流大佬,有任正非、马云、王兴、曾毓群、王传福、雷军等等,这里面最闪耀的还有一位90后企业家,他就是王兴兴。
36氪获悉,中金研究指出,长期看,全球锑供需偏紧格局延续,锑价中枢有望上移。受益于光伏新增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及双玻组件渗透率的提升,光伏玻璃用锑量有望保持增长,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有望带动电器设备等需求增长,从而拉动阻燃剂领域用锑量提升。在全球锑矿供应偏刚性的背景下,预计2024—2027年锑供需缺口分别为-0.9、-1.3、-1、-1.4万吨,占需求比例为-6%、-8%、-6%、-9%,供需或将持续 ...
对于颖通控股而言,单纯靠代理商赚差钱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。行业分析师指出,颖通控股的挑战不仅在于品牌授权的不确定性,更在于其能否在渠道变革和本土品牌崛起的双重压力下,找到可持续增长路径。若转型失败,其“躺赚”时代或将终结。
自1月中旬低点以来,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33%,领先于A股、美股主要大盘指数。2月18日,腾讯控股盘中股价达513港元/股,股价一举突破三年新高。阿里巴巴-W、快手-W等互联网公司股价也在近期创下阶段性高点。从“短期博弈”转向“长期配置”、从谨慎乐观到投出“信任票”、从按兵不动到悄然抄底,外资对港股的投资逻辑从交易性机会向战略性布局转变。一方面,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驱动全球资本重估,高盛、贝莱德、瑞银 ...
法拉第未来当地时间2月18日宣布计划扩大人工智能招聘,计划于3月10日将其纳斯达克股票代码更改为“FFAI”。(界面) Wind数据显示,截至2月18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,2月以来A股已有280家公司获得券商调研。当下人工智能(AI)话题持续吸引投资者关注,从被调研公司披露的调研纪要看,AI对公司产品及业务赋能效果如何、DeepSeek如何提升市场算力需求等问题受关注。从二级市场表现看,尽管近期 ...
北京时间2月19日24时,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度开启。综合多家机构预测,本轮下调已成定局,油价将迎来年内首跌。据隆众资讯测算,截至2月17日参考原油均价为74.84美元/桶,较上一周期下跌3.52%,预计调价窗口开启时对应成品油下调幅度约为170元/吨,本轮下调已成定局,迎来2025年首跌。以70升油箱计算,私家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少花8.5元左右。(中新经纬) ...
近期,微信、百度等科技巨头相继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,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。由DeepSeek引发的创新浪潮,推动中国股市市值显著增长,促使中概科技股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。今年以来,万得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、恒生科技指数涨势强劲。高盛预计,中国人工智能叙事有望吸引高达2000亿美元的净买入资金,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全球投资者长期低配中国股票的局面。(中证报) ...
近期,微信、百度等科技巨头相继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,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。由DeepSeek引发的创新浪潮,推动中国股市市值显著增长,促使中概科技股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。今年以来,万得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、恒生科技指数涨势强劲。高盛预计,中国人工智能叙事有望吸引高达2000亿美元的净买入资金,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全球投资者长期低配中国股票的局面。(中证报) ...
36氪获悉,黑芝麻智能在港交所公告,同意以每股23.20港元的价格配售5365万股新股。所得款项净额12.4亿港元(1.6亿美元),将用于支持集团的研发、战略投资以及一般营运资金等。 近期,微信、百度等科技巨头相继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,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。由DeepSeek引发的创新浪潮,推动中国股市市值显著增长,促使中概科技股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。今年以来,万得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、恒生 ...
2月18日,在上海召开的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,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的瑞智病理大模型正式发布。此前,已有多个上市公司推出医疗相关的自研大模型。业内人士认为,AI能力提升可以助力相关企业处理和解决大量非结构化数据,赋能药物发现、疾病诊断、疾病预测与预防、临床治疗、远程医疗和管理等领域,有望在医疗信息化、互联网医疗、AI制药、医疗机器人、康养机器人等领域持续创新和提效。(中证 ...
年初,腾讯控股和宁德时代被美国国防部列入涉军名单,股价遭遇重挫。近期,两家公司股价迅速走出阴霾,腾讯更是创下3年多来新高。而受实体清单等影响、频繁被负面舆情“空袭”的科技板块正走出独立行情。华南某公募基金投研总监认为,科技股“脱敏”根本上受益于国内的政策支持、企业韧性和市场空间等,体现的是自信、自立和自强。在科技股正经历价值重估的当下,随着DeepSeek等公司的崛起,我们的发展底气和信心会更加充 ...
疾步走、踢足球、擦桌子、搬运、装配、焊接……走进位于上海张江的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,如同来到一个机器人“学校”,超100台异构人形机器人正在不同场景下进行训练。这座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(以下简称“国地中心”)搭建的训练场,已正式启用近1个月,实现单台机器人每日采集轨迹数据500条以上。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爆发的前夜,2025年或是人形机器人的“量产元年”。业内人士表示,上海正打 ...